学术信息网 西电导航 关于 使用说明 搜索 系统首页 登录 控制面板 收藏 高新波的留言板
基本信息

高新波 博士、教授,硕/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

01 电路与系统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

01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硕士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

01 电路与系统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

01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工作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
2.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
3.视觉感知与类脑计算
4.遥感影像内容感知与解译
5.医学影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3信箱
邮政编码:710071
电子邮箱:xbgao@ieee.org
办公电话:029 88201838
办公地点:主楼三区426

个人简介

    高新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入选者。1972年8月生于山东莱芜,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1999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1998年在日本静冈大学情报学部计算机科学系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师从日本将棋职业七段Iida Hiroyuki(饭田弘之)教授,从事人工智能中博弈树搜索算法研究;2000--200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系多媒体实验室 (Multimedia Lab)做博士后,师从Xiaoou Tang(汤晓鸥)教授,从事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方法研究。2001年回校工作,同年6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同年被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年创立影像处理系统(VIPS)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2013-2018年 期间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ISN)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期间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自2006年起担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负责人,2019年以来担任陕西智慧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大数据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担任电子工程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兼任国际教育学院首任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英国伯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University)客座教授、西安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西安分会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CIE)会士、理事、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高级会员、西安分会执委、会员发展委员会主席,ACM西安分会副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三元空间融合的图像跨域生成与识别算法,以及与基于人眼视觉的主客观一致性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模型,即将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认知空间相结合构建以人为中心的视觉计算模型,与海信合作推出国内首款8K AI画质增强芯片。在该领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统计引用27000余次,2014--2021年连续 八年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授权50余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担任Signal Processing (Elsevier)、Neurocomputing (Elsevier)等11个学术期刊的编委会委员,作为指导委员会委员发起了信息科学与大数据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cIDE、视觉与学习领域青年学者论坛VALSE;担任20余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席或共同主席;曾应邀在CIT2014、BWCCA2014、CS2016、IEEE SIDAS2016等十余个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或主旨报告;曾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委会主任(2012-2015),现任陕西省电子学会图象图形工程专委会主任(2015-今),IEEE系统、人、控制学会认知计算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计算智能学会神经网络技术委员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留学基金为留学基金等多个基金机构的评议专家。

    在科研方面,担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纵向研究课题30余项,此外还 与MSRA、Intel中国研究中心(ICRC)、Samsung电子等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获国家创新争先奖状(202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二等奖(2013)、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2009, 2011, 2015)。2012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14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在教学方面, 担任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2部、教材5部,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资源共享课程1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所主讲的《数字信号处理》荣获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作为主要成员入选教育部教学创新团队,并荣获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校内教学名师、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曾两次荣获“师德标兵”称号(2012,2014),入选2017年教育部公布首批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所指导的博士生四人次(王楠楠、杨曦、张声传、朱明瑞)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五人次(王楠楠、彭春蕾、王笛、亓林、张铭津)获得一级学会优博论文奖(电子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两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2016)。 所指导的硕士生吕鑫获得2018年第五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详情请参见:http://see.xidian.edu.cn/faculty/xb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