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网 西电导航 关于 使用说明 搜索 系统首页 登录 控制面板 收藏 刘继欣的留言板

个人简介

 

刘继欣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实验室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G442

联系方式:liujixin@xidian.edu.cn liujixin2010@gmail.com

 

研究方向
  • 基于图谱纤维束分析的多模态磁共振数据分析平台研发:探索神经结构与功能在疾病诊断中的新应用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能够多维度地揭示人体的病理与生理信息,为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本实验室依托磁共振成像技术,全面采集并分析患者的结构与功能影像,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深入挖掘影像学特征,从而精准提取疾病相关知识。同时,我们不断优化团队基于图谱的纤维束分析方法,深化多模态影像融合,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全面的多模态磁共振分析平台,旨在追踪重大疾病的症状演变,预测个体化疗效,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强大支持,为临床诊疗提供精准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生科院刘继欣团队在国际医学类顶刊《Neurology》发表针刺影像学研究成果

 



 

  • 高精度多通道经颅交流电刺激(HD-tACS)镇痛新策略研发: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个体化镇痛方案探索

 

作为一种前沿的神经调控技术,HD-tACS通过高精度地向中枢及外周神经部位传递特定模式的电信号,已展现出对人体认知、记忆等多种功能状态的显著调控潜力。本实验室结合脑电技术(EEG),对镇痛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进行精细采集与分析,旨在挖掘与镇痛效果密切相关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基于这些信号处理结果,我们探索个体化的镇痛频率、镇痛靶点等关键参数,以期最终制定出能够显著提高个体镇痛疗效的新策略。本研究方向不仅拓展了HD-tACS的应用领域,也为个体化镇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研究成果:【创新西电】生科院刘继欣教授团队在《Brain Stimulatio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虚拟现实(VR)技术与多模态神经调控相结合的新型镇痛技术研发

 

针对传统单模态神经调控技术在镇痛领域面临的‘天花板’效应,本实验室致力于突破局限,专注于多模态神经调控技术的融合研究。我们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有效融合不同模态的调控技术(声、光、电),旨在打破单模态调控的疗效限制,探索镇痛治疗新路径,实现临床镇痛效果的显著提升。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临床机构的深度合作,我们正逐步构建一个集产业化、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于一体的先进镇痛治疗平台,推动镇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团队获奖
  • 2021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题目: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脑肿瘤精准鉴识与诊疗关键技术应用

 

  • 2021年 中国针灸学会科技术奖一等奖

     题目: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评价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招生信息

        本学科属于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欢迎有兴趣的同学报考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神经影像研究组研究生。不限男女,具有数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电子、计算机等一项或几项专业背景优先考虑。期待新同学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