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菲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硕士学科:(学术型学位)机械工程/080200;(专业型学位)机械/085500
工作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封装系
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集成制
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通信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电子邮箱:fxin@xidian.edu.cn
1527290697@qq.com
办公地点:北校区-主楼-3区-413
辛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封装专业(该专业全国排名第一,五星专业,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与科研并重型教师,硕士生导师。2020 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随后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作至今。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国家公派交流1年。现主讲《工程流体力学》、《电子封装热设计》、《电子制造智能热分析实践》等本科生课程,《微系统前沿技术-电子互联DFX系统工程化实践》研究生课程。主持教改项目2项、参与教改项目1项,并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省一流课程1门,参与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电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各1项。担任2020级、2022级本科生导学导师及第二学位班主任,所带团队连续三年获评校级优秀导学团队,主持的三全育人项目获评优秀结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封装及微组装技术、电子智能热控及热管理、高效散热与节能技术、热流问题数值模拟、微通道制造与加工技术等。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6项,校内项目2项,参与著作编写1本,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国家纵向和企业横向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 22 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0余项。担任《储能与节能(英文)》国际期刊青年编委,负责稿件的分配与处理、论文评审及对期刊的宣传与规划,该刊已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多次参加传热、能源、核工等领域的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并作报告,于英国牛津担任过2019年创新应用能源国际会议(IAPE’19)分会场主席。
学习经历:
1. 2010. 09-2014. 07: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攻读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2. 2014. 09-2020. 06: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
3. 2018. 12-2019. 12: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国家公派交流。
工作经历:
1. 2020. 07-2025.0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硕导。
2. 2025.07-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导。
社会兼职:
1. Energy Storage and Saving期刊青年编委
1. 先进封装及微组装技术
开展高密度互连、2.5D封装、3D叠层封装、SIP封装等先进封装及微组装技术研究,针对器件级封装、板级封装以及系统级封装结构,开展互连、注塑等工艺及热分析、振动冲击分析、蠕变分析、腐蚀失效与寿命分析等可靠性研究,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射频系统等领域。
2. 电子智能热控及热管理
针对器件级封装、板级封装以及系统级封装结构开展热设计与热管理研究,注重“材料-器件-系统”协同优化,并通过智能感知、动态调控和高效能量管理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以用于高功率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器等领域。
3. 高效散热与节能技术
开展冷板、微通道等液冷技术,流动沸腾、热管冷却、相变材料等相变冷却技术以及热电制冷技术研究,并结合纳米流体、电磁、电流体动力学等先进强化散热技术,用于解决高集成、微型化、多功能电子设备的高效散热问题,满足5G、AI、新能源等领域的迫切需求。
4. 热流问题数值模拟
开展流体流动、热量传递与结构变形相互作用的流-热-力耦合,化学反应放热与流体传热协同效应的热-流-化反应耦合等多尺度、多场耦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解决复杂热流耦合问题,用于能源动力、航空航天、电子散热等领域。
5. 微通道制造与加工技术
开展微通道结构干法刻蚀、湿法刻蚀等工艺以及结构设计、流场优化等性能研究,用于微流控、微反应器、电子散热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