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成 副教授 理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光学学会理事
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
学 科:光学工程
单 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9年12月~至今 陕西省光学学会 理事
2016年7月~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华山学者”菁英
工程人才
2016年6月~至今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4年11月~2016年6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4年6月~2016年6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分析测试组 副主任
2009年2月~2014年5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动力学组 助理研究员
2004年3月~2009年1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一组 研实员
2012年7月~8月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2009年11月~12月法国里昂第一大学 访问学者
2007年11月~12月法国里昂第一大学 访问学者
超快激光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超净实验室
自2007年开始,我们建立起多套激光等离子体光谱研究与应用装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物样品、核燃料材料等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研究,系统性开展了激光参数、双脉冲激光等离子体产生机制、远距离LIBS遥测与应用等工作;首次提出了一种液体导管模式的LIBS光谱测量新方法,实现了利用高重频激光高精度定量分析液体中元素含量的方法;提出了激光等离子体光谱质谱同步测量方法;基于这些创新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目前研究重点为发展激光光谱遥测装置、台式激光光谱分析装置,在复杂环境下进行目标原位、远程分析;LIBS光谱与其他光谱、质谱技术结合以及新型激光光源应用,形成多参数测量系统;将LIBS技术与机器学习结合进行复杂物质分类、元素高精度定量分析等。
激光光谱遥测分析
自行研制的微型纳秒激光器应用于LIBS测量
2. 激光质谱分析仪器与应用研究
设计并建成了基于可调谐激光与飞行时间质谱的激光质谱分析仪器,微型质谱仪。实现了高温难熔金属样品的气化,并开展了Pb、Ca、Cu等元素的多步激光共振电离实验;利用深紫外窄线宽激光器成功实现目标元素电离新原理的验证,授权国防发明专利1项,并获得基金委精密测量物理重大研究计划资助。
目前发展重点为发展高功率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以及高精度质谱设备开发。
极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在质谱分析中的应用
3. 极紫外光源
利用飞秒激光驱动He、Ne、Ar、N2、O2、N2O等各类气体产生光子能量可达百电子伏量级的高能相干光子束,利用这些超快高能相干光束可在极紫外光刻、原子分子动力学、生物成像等多领域应用。
目前发展重点为飞秒激光频率变换与近红外激光驱动极紫外光产生及其在离子精密光谱测量的应用。
极紫外光谱
极紫外泵浦-探测装置
4、激光技术
毫焦量级基于光参量的纳秒中红外可调谐激光、极窄线宽脉冲可调谐激光,输出波长范围200~3000nm,光束质量近衍射极限;飞秒激光光场调控技术与装置研发。
中红外纳秒可调谐激光器
光场调控
飞秒矢量光场调制器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