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网 西电导航 关于 使用说明 搜索 系统首页 登录 控制面板 收藏 潘伟涛的留言板
基本信息

 潘伟涛       副教授/硕导

硕士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 &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作单位:ISN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交换团队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9信箱,邮编:710071

电子邮箱(非电院教务联系邮箱,使用时将#替换为@):

wtpan#mail.xidian.edu.cn

办公地点:老科技楼A415

 

个人简介

男,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生导师。2004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0年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导师郝跃院士。2010年底开始在通信工程学院ISN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交换团队(团队负责人:邱智亮教授)工作,主要从事各种通信系统中网络与交换相关的FPGA开发及芯片设计。研究方向为高速可编程网络相关的FPGA及芯片实现,TOE网络加速、RDMA网卡、SSD高速大容量存储控制器及人工智能算法的FPGA及芯片实现等,希望借助硬件实现,将CPU上的各种计算负荷卸载到智能可编程的NIC网卡。目前的研究兴趣云数据中心(或可配置可重构的FPGA云)的搭建及应用实例研究。

 

 近几年,由于团队承担科研任务急剧增加,团队每年稳定交付各类FPGA样机十几套,未来两年(2023年-2024年)计划流片的芯片有HINOC3.0 SoC芯片及网络加速芯片等共计四款芯片。目前多个在校研究生每人都需同时参与多个项目,急需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加盟!欢迎联系优研或保送!在实战项目中不断锻炼和成长!如果对本团队研究内容感兴趣,也非常欢迎本校大三、大四的优秀学生提早加入团队的项目中,尽早起步,就会步步领先!

 

欢迎海内外对团队研究方向感兴趣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我们的教师团队!

团队最新成果展示(关注公众号,用手机微信打开链接可以看到文章后面精彩留言):

     团队新闻:

【搭载】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上午,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团队参与研制的空间站用交换机(负责FPGA逻辑代码的开发任务)搭载天舟五号飞船一起升空,预计2023年下半年在空间站内开展在轨验证工作。随着国家航天发射任务日益密集,团队与航天任务相关的工作也越来越多。https://mp.weixin.qq.com/s/a4ogiZr-n2CMyVUltiGQKg

 

【应用】2022年12月12日上午,西咸新区智轨示范线开通试运营,团队与中车株洲所共同研制的TTE系统(负责FPGA逻辑代码的开发任务)作为车辆的通信网络系统成功试运行。https://mp.weixin.qq.com/s/pgq7VLYZt04eOsKQcXLwKg

 

【搭载】2022年5月20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搭载了团队参与研制的星载交换系统(负责FPGA逻辑代码的开发任务)。https://mp.weixin.qq.com/s/H7KWQtPwKNkcka1cyktauA

 

【搭载】2020年5月7日央视新闻:搭载实验室与航天五院合作的TTE交换机和端系统(负责FPGA逻辑代码的开发任务)的新实验飞船顺利升空,试验飞船顺利完成了“时间触发以太网星载原型系统”试验任务!视频链接:http://news.cctv.com/2020/05/07/ARTIniOOSBYDJT3LIDr5ATc3200507.shtml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网络与交换技术,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网络协议,高性能路由器技术,服务质量保证技术,宽带网络接入技术,高性能交换及IP核设计技术,星上交换技术,新型航空交换总线与数据采集技术,网络安全路由器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路由器技术。

 

一、民用有产品(已研制四款HINOC芯片,其中HINOC2.0芯片HN1000已量产商用)

坚持做HINOC十余年,两项国内标准,四项国际标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经历了从方案到FPGA样机芯片再到产品最后到标准及产业化的漫长历程,到2016年下半年已推出批量版商用HINOC芯片,并小规模产业化应用。2017年,基于HN1000芯片的HINOC2.0设备在国内(江苏、四川、浙江等)与东南亚(越南、印尼、巴基斯坦等)展开规模测试与应用。在海外市场,HINOC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在日本,印尼,越南的有线运营商,也认为HiNOC技术是解决同轴接入问题的最佳方案。目前已量产并推广应用22万片。中国芯,激活亿万同轴,秒通千兆用户!

HINOC3.0项目已启动,未来三年内覆盖用户超过100万户,单用户接入能力超过500Mbps,实现包括4K/8K交互式高清晰度电视、VR/xR、集客业务等新型业务示范;研制基于FPGA的HINOC3.0原型样机,满足通信模拟带宽不低于1GHz、频谱效率不低于10bit/s/Hz、平均延迟不超过1ms、带宽分配颗粒度不大于256Kbps、可灵活适应多种业务QoS需求。研制面向HINOC3.0的自主核心芯片,芯片集成HINOC MAC层和物理层功能、嵌入式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全频带采样以及多种外设接口等,芯片制程不超过40nm。研制基于自主核心芯片的HINOC3.0局端/终端工程样机

 

二、航天有声音

2015年11月,搭载我们研制的星载交换系统的中星2C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并稳定运行至今。十年来,我们已经研发十几套星载交换设备,其中包括低轨卫星星载交换机、高轨卫星星载路由器等,其中包括高轨大容量星载交换机及多个低轨鸿雁专用的星载路由器等。

 

三、正在研制的设备

1、多个领域应用的TTE设备

2017年以来,团队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研制了时间触发以太网调度算法,并与航天领域、航空领域、轨道交通领域等多家单位合作,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研制多场合应用的时间触发以太网专用设备。支持Windows、Linux及VxWorks多操作系统,支持高速串行接口及10/100/1000/10000Mbps的各种以太网接口。同步精度千兆10ns,百兆40ns。能与国际主流厂家设备互联互通!目前,研制的航天专用TTE设备已搭载航天器升空,并在多个其它领域的合作研制工作正在展开。

2018年4月2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参观团队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TE(时间触发以太网)交换机与端系统演示平台,网络与交换团队负责人邱智亮教授负责讲解。

 


做科研,不仅要仰望星空,更重要的是还要脚踏实地!崇尚学术,回归工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欢迎选择我们通院ISN网络交换团队读研,在这里,你将度过充实而又兴奋的三年,学会安身立命的本领,具备技术报国的实力!

 

媒体报道链接:

西电高性能同轴电缆接入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http://info.xidian.edu.cn/info/1010/9553.htm

网络与交换团队:做网络与交换领域定制设计的“工匠”:https://mp.weixin.qq.com/s/Y8cRjMKP7624AK4qZ664Pw

西电通院教师攻克新型航天高速局域网核心技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757671298146200&wfr=spider&for=pc

西电邱智亮团队: 诠释“工匠精神” 解决“卡脖子”问题: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707/10542260.shtml

中兴芯片事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选好课也是爱国: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91408

助力我国新一代载人航天技术 西电科学家攻克新型航天高速局域网核心技术:http://news.xiancity.cn/system/2020/05/20/030742203.shtml

新型航天高速局域网核心技术获攻克: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5/44031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