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网 西电导航 关于 使用说明 搜索 系统首页 登录 控制面板 收藏 李青山的留言板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自2010年任职教授至今,李青山教授共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一项、国防973项目课题一项、国防预研项目四项、以及中央高校科研业务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研究院所重点合作项目、省级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

 

  这些科研项目主要在软件工程中自适应软件演化方法、基于智能体的软件工程技术、面向航空领域的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程中程序分析与逆向工程、软件工程中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新型软件应用研发等这6个重点研究方向上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

 

李青山教授所主持的重点科研项目列表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基于数据驱动的文化产业综合运营平台构建

2020.01~202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群体智能的大规模网络化软件自优化机制研究(61972300)

2020.01~2023.12

基于多智能体并行搜索的自适应软件建模方法与运行机制研究(61672401

2017.01~2020.12

基于Agent的智能化元搜索引擎模型及关键技术(61373045

2014.01~2017.12

基于Agent 的软件自适应动态集成演化方法研究(61173026

2012.01~2015.12

国家863重大项目子课题

开放式临床诊疗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12AA02A603

2012.01~2015.12

国防973项目子课题

基于Agent***演化技术研究

2012.11~2013.09

国防预研项目

十三五预研:软件自适应演化***平台

2016.08~2018.12

十三五预研:***驱动的***动态生成及演化技术

2017.12~2021.12

 “十二五预研:基于Agent ***在线演化***动态集成方法

2011.01~2015.12

十一五预研:基于Agent***集成技术与工具

2006.01~2010.12

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项目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支持方法与平台

2014.01~2015.12

基于Agent的元搜索引擎智能化技术研究

2012.1~2014.1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

陕西省留学归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基于Agent的动态演化关键技术研究

2012.01~2013.12

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基于Agent的软件集成技术

2008.06~2010.01

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基于Agent***决策仿真建模方法(总装C4ISR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

2009.03~2010.12

综合化航电***机载分布式软件调试方法(航空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2009.03~2010.12

研究所重点合作项目

综合化航电***分布式软件调试工具研制(中航工业集团第六三一研究所)

2010.06~2011.12

航空电子***分布式软件开发与评估相关方法研究(中航工业集团第六三一研究所)

2009.03~2010.09

***软件逆向分析技术研究(中航工业集团第六三一研究所)

2009.12~2011.01

未来指挥所中信息哨兵研究(中电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2009.03~2010.09

***控制软件逆向分析技术(中航工业集团第六一四研究所)

2012.03~2012.12

机载近程导航与着陆装备综合测试系统专用软件开发

(中电集团第四十一研究所)

2012.03~2013.06

 

李青山教授的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多智能体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自适应、软件演化、程序分析、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特定领域软件工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医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

  在科学研究方面,自2010年任职教授至今,李青山教授共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一项、国防973项目课题一项、国防预研项目四项、以及中央高校科研业务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研究院所重点合作项目、省级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 

  这些科研项目主要在软件工程中面向智能体的软件工程、逆向工程与软件演化、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数据智能化分析与决策支持、自主可控系统动态协同控制等这5个重点研究方向上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

 

重点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项目介绍

科研方向一:面向智能体的软件工程

       主要研究面向多智能体的动态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结合智能体固有的自治性、主动性、动态性等智能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创新软件开发架构范型,从软件体系结构层面指导复杂软件建模,并将自适应机制融入软件运行阶段,全面提升面向动态环境的软件系统持续性演化能力,达到降低开发维护成本,延长系统生存周期的目标。该研究方向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数据驱动的文化产业综合运营平台构建”,以及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包括“基于多智能体并行搜索的自适应软件建模方法与运行机制”、“基于群体智能的大规模网络化软件自优化机制研究”等,并在ICSE、FSE等CCF软件工程领域顶级会议及《中国科学》等CCF中文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十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若干项。

 

科研方向二:逆向工程与软件演化

       为解决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增量开发、在线调整等问题,建立了逆向工程工具集(XDRE)对软件进行逆向分析和理解,推导出软件产品的体系结构等信息,为软件的动态演化提供有效、实用支持。基于多智能体的软件动态演化支持技术,从环境感知、数据分析、通信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升面向动态环境的复杂软件系统持续性演化能力,支持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灵活调整、柔性适变。该方向受到“基于Agent的软件自适应动态集成演化方法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已成功用于指导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演化,并在ICSE、FSE等CCF软件工程领域顶级会议,ICSME、SANER、WCER等软件演化领域顶级会议,及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等CCF中文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十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若干项。

 

科研方向三: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在跟踪软件体系结构新方向、研究大型复杂软件架构新特点的过程中,团队基于特定领域的应用特征和业务需求,针对具体的应用问题,研究软件体系结构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本方向覆盖了医疗、金融、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不同应用领域。其中,多视角模式形式化建模技术已在总参谋部第五十五研究所装备体系论证中发挥重大作用。而柔性、可扩展软件体系结构技术作为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开放式临床诊疗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支撑了医疗领域中临床决策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实现了医学知识更新、病种快速扩充的项目要求。该方向获得“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支持方法与平台”等多项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支撑,基于本方向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7项,竞赛获奖4项。

 

科研方向四:数据智能化分析与决策支持

       主要结合软件体系结构理论对数据工程与知识发现展开研究,形成基于多智能体的智能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技术,深耕于面向海量互联网数据的智能化元搜索引擎、复杂网络社会化搜索、面向医疗大数据的决策支持技术、面向政务大数据的辅助决策方法、面向代码大数据的程序理解与分析技术等多个子方向,实现全面分析数据价值,深度挖掘内部知识,产生智能决策支持,提供个性化服务软件。相关研究已获得“基于Agent的元搜索引擎智能化技术研究”、“基于Agent的***决策仿真建模方法”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支持,并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大数据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政务大数据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在ICSE、中国科学、软件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申请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十余项。

 

科研方向五:自主可控系统动态协同控制

       聚焦未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的高度智能化需求,开展面向新一代指控系统和航电自控系统的动态协同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融合集群作战理论、信息融合、智能决策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知识,通过动态信息筛选和实时分层管理,增强系统自主性与可控性,提升目前自主可控系统在自适应资源协调、自优化任务分配、自动化动态控制方面的能力水平,推动系统协同控制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该方向获得《敏捷指控系统***机制》、《***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综合化航电***机载分布式***方法》、《未来指挥所中信息哨兵研究》等国防973项目课题、国防预研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军内科研项目支持,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国防专利8项,登记软件